索引号
11511103MB15925976/2023-00098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嘉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3-07-10

南充市嘉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充市嘉陵区城乡人居环境“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时间:2023-07-11 13:45 | 来源:南充市嘉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相关部门: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南充市嘉陵区城乡人居环境“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南充市嘉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710

    南充市嘉陵区城乡人居环境“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目标。编制南充市嘉陵区“十四五”城乡人居环境专项规划,不仅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时代中国发展战略规划的体现,也是为嘉陵人民谋福祉、满足嘉陵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体现。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以来,嘉陵区围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得到新提升、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生态环境取得新改善”的目标,在提升城市品质、改善集镇风貌、打造美丽乡村等重点上全面突破,从推动城市修复、加快集镇发展、加强农村环境治理等方面着手,推进了嘉陵区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工作,“宜居新嘉陵”建设迈上新台阶。

城市建设步入新航道。“十三五”期间,嘉陵区坚持项目化、工程化、具体化,高起点建设宜居城市,持续实施了“最大范围的城市修复、最大体量的城市改造、最大规模的城市会战”,朱凤、凤棲、白马“三大新城”强势崛起,城区面积由2015年的21平方公里拓展到2020年的30平方公里,完成了25.5公里城市干道标美提升,特别是总投资近18亿元的黄金江岸靓丽呈现,成为城市会客厅、市民休闲处、嘉陵新名片,实现旧城焕新颜。老旧小区改造加速推进,先后实施了黄莲湾、茶盘寺、冯家桥等21个城市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投入资金95.63亿元,改造城市危旧房屋23015套、共269.41万平方米,惠及棚户区居民71300多人。排水管网建设大力推进,完成管网改造及新建近100公里,排水管网系统逐渐完善,陈寿路、学府路、长城路、南荣路、耀目路等内涝重灾区基本得到消除。持续开展工地扬尘、广场公园、公共厕所、饮食摊点、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城市环境不断优化。2018年城市建设综合考核位列全市第一、2019年成功创建第十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

场镇发展迈上新台阶。场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新建、改建农贸市场10个、休闲广场11个,改造雨污管道43728.2米,新建街道12.5公里,改造3.58公里,硬化人行道路20公里,安装路灯1163盏。垃圾处理体系持续完善,新建垃圾中转站4个,配置垃圾车111辆、购买垃圾箱1038个、聘用保洁人员167名。特色集镇行动加快推进,成功创建吉安、大通、世阳、安平、金凤、金宝6个省级“百镇建设行动”试点示范镇,世阳镇拓展申报升级成为省级特色小镇。

农村环境呈现新面貌。农村危房改造成效显著,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及三建五改约2万余户,非贫困户危房改造4万余户,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惠及农户408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近100户,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新建476个居民点、涉及住房6310套,拆除无人居住闲置危旧房约2.2万余户,村容村貌极大改观。“厕所革命”深入推进,持续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和粪污治理,在原大通、一立、大观等13个乡镇59个村实施农村户厕改造整村推进示范项目,打造了1个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和8个农村户厕改造示范点,新改建农村户厕12040座,实现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89.56%以上。完成城乡公厕新、改建138座,实现公厕普及率达40%“垃圾革命”持续实施,清理卫生死角近1360余处,清除各类积存垃圾达7300吨,清除白色垃圾达4300吨,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模式积极推行,建成乡镇垃圾压缩中转站4座、乡村垃圾收集设施3270个,458个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超过90%。“污水革命”积极开展,完成大通、一立、李渡等1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的管网建设,全面消除了乡村公共区域和农户房前屋后的黑臭水体。“绿色生产”行动持续实施,在104个村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引进社会资本建成年生产能力3万吨的有机肥加工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问题

城市建设品质有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道路、市政基础设施老旧、破损的问题较为突出,垃圾处理、强弱电管沟等相对落后。排水系统不够健全,缺乏内涝防治系统,地表排水通道、沟渠、河道等大排水系统建设质量不足,设施管理较粗放,运行效能低下,城市积水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城市改造升级有待加强,陈寿路、都尉路、长城路、火花路等整体升级力度不够,年久失修、私搭乱接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居住环境质量有待改善,部分小区和公寓消防未达标,开敞式小区秩序混乱、管理困难,“广场舞”噪音大,停车困难。

场镇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场镇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大兴、七宝寺、盐溪等场镇道路破烂、街道规划空间布局较差,存在安全隐患及脏、乱、差等现象,龙岭、大兴等部分乡镇无规范化农贸市场,无规范化停车场,无标准化休闲广场、无公害化公厕。排污管网建设不够健全,部分场镇存在雨污未分流、管网未下地等问题。垃圾处理体系有待完善,世阳、新场、三会、安平、双桂等乡镇无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垃圾转运车、垃圾转运箱、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及环卫保洁人员配备不足,环保“三同时”未跟上。综合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场镇建筑材料堆码占道、牛皮癣乱写乱画等情况严重,摊点乱摆、车辆乱停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乡村人居环境治理难度较高。乡村垃圾清运机制不够健全,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及废弃物、畜牧粪便、废弃塑料大棚等整治不彻底,三会、世阳、双桂等乡镇部分村社无垃圾收集池,存在垃圾乱扔、村内垃圾成堆现象。村容村貌有待提升,农户房前屋后柴草乱堆、衣服乱挂、藤蔓乱爬等现象普遍,村民乱占乱围现象突出,道路狭窄,亮化、排水、环卫等基础设施不够健全。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教育不够全面,宣传渠道较少,形式单一,群众生态环保意识有待提高。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考核力度不够,不能有效发挥监管、督促、推动作用。

二、发展环境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奔腾而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已从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强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是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加强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城乡人居环境本身就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从国际国内看,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城镇环境建设,推进城乡发展和经济的融合发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先后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关于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从全省全市看,四川省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交汇叠加。“十四五”时期,全省将加快推进城乡建设,构建城乡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提高城乡公共基本服务供给质量,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省委将南充确定为全省7个区域中心之一,南充市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争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极核,明确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城乡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等方面积极融入成渝发展,推进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将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适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求,基于紧扣“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副中心、打造双城次极核、建设宜居新嘉陵”发展定位,把保障人民居住安全和提升人民群众居住幸福感放在首位,从嘉陵区城乡人居环境实际情况出发,加快建成幸福宜居、美丽繁荣、活力创新、独具魅力的川东北高品质宜居地。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坚持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以人为本,保持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统一。强化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生态优先原则。始终把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工作摆在事关全局重要位置,尊重生态规律这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规律,着力解决突出城乡环境问题,加快构建美丽宜居城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不破坏自然环境,提倡节水、节能、节材和就地取材,鼓励发展和利用太阳能、沼气等低碳环保新能源。

因地制宜原则。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结合嘉陵区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优势,立足嘉陵区不同片区的人居环境形势,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体现嘉陵地域、人文特点,彰显嘉陵城乡特色,稳步推进嘉陵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四、主要目标

建设宜居城市。城市设计品质和规划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主城区、新城新区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商性持续增强,力争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4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3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城市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镇排水(雨水)系统进一步完善,基本消除城市内涝现象。城市绿色空间持续扩大,城市湿地公园、山体公园和绿廊绿道等加快建设,并植入文化旅游元素,力争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7平方米,实现市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建筑大力发展,力争到2025年,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30%

提升场镇品质。推进场镇老旧小区改扩建,推进场镇美化。大力实施场镇亮化工程,加快路灯安装。推动场镇新车站、加油站、自来水厂等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场镇功能。新建综合性农贸市场,推进农贸市场一体化。加强场镇建成区内强弱电线下地改造。升级改造场镇自来水管网,加快场镇雨污管网分流改造,新建污水处理管网,到2025年,力争对排污管网进行处理的场镇比例达到90%以上。推进场镇人行道路及休闲设施建设,加快老街道和绿化带修整,提升街面环境品质。加速场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设,推动场镇建设提档升级。“十四五”期间,力争大通镇创建乡村振兴示范镇,龙岭镇创建省级示范乡镇,龙蟠镇、李渡镇、安平镇、大通镇、金凤镇、世阳镇创建南充市中心乡镇,龙蟠镇、李渡镇创建四川省中心乡镇,里坝镇、双桂镇创建省百镇建设试点镇,金凤镇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试点集镇。

创建美丽乡村。乡村道路更加通畅快捷,安全饮水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更趋完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庄清洁等行动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成果不断巩固,到2025年,力争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农业废弃物资资源化利用率超过90%,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超过9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力争超过4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当季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专栏1 “十四五”时期城乡人居环境指标体系

类型

编号

指标名称

现状值

目标值

指标属性

城市人居环境

1

生活污水处理率

/

100%

预期性

2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17m2

预期性

3

新建绿色建筑比例

/

30%

预期性

场镇人居环境

4

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

/

100%

预期性

5

对道路进行油化处理的场镇比例

/

90%

预期性

6

对排污管网进行处理的场镇比例

/

90%

预期性

农村人居环境

7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70%

85%

预期性

8

村庄绿化覆盖率

/

33%

预期性

9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80%

预期性

10

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

/

95%

预期性

11

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村占比

/

100%

预期性

12

秸秆综合利用率

/

90%

预期性

13

当季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

/

85%

预期性

五、重点任务

(一)聚力提升城市形象品位

强化城市环境治理。加强洪涝防治能力建设,落实海绵城市理念,优先利用城市湿地、公园等临时雨水储蓄空间,增加城市透水率,多渠道提升雨水调蓄功能,全力解决城市内涝现象。新(扩)建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推动城市雨污分流改造,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城污水收集体系,到2025年,力争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巩固拓展凤垭河、圣子河、泥溪河黑臭水体治理成效,落实“流域-控制区-控制单元”分区管理,全面消除小山子河等城市黑臭水体,推动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脏车入城冲洗点建设,提高城区扬尘治理力度,着力从源头解决城市污染问题。推进宝光山、产业新城、文峰垃圾中转站新(扩)建项目,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开展城市风貌综合整治。稳步推进都尉街道、南湖街道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加快建设嘉陵区花园公租房,实施“厕所革命”和“十乱”[1]整治。按照“减容,增绿,控高,修复”原则,有序推进老城疏旧建新,实施外墙风貌、屋顶防水、节能降耗等改造。以嘉兴路、陈寿路东、建业路、粮丰街片区等区域为重点,按照基础类和改善类需求,梯次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做好电梯、停车场、健身器材、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等现代化改造和维护工作。

打造景城一体典范。围绕凤垭山、总真山等基础点位,建设郊野公园、环城林系和绿色廊道。实施黄金江岸二期工程,整合打造滨水江岸和自然山体。有序推进城区主干道立体化改造,打造标美大道。实施“增绿添彩”“拆墙透绿”[2]等行动,开展城市绿化工程,推进城市公园绿地、中心城区道路绿化、城区裸露页岩面覆盖及各类城建项目的附属配套绿地建设。到2025年,力争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7平方米,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因地制宜开展物种和生境保护和恢复工作,全面构建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打造人境和谐大美城市形态。

专栏2 城市人居环境重点项目

城市环境治理:城市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宝光山、产业新城、文峰垃圾中转站新(扩)建项目;国道318线、212线脏车入城冲洗点项目;城区扬尘治理项目;西充河、曲水河、吉安河流域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

城市风貌整治:都尉街道、南湖街道棚户区改造;花园公租房建设项目;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城区市容秩序整治项目。

城市品质提升:郊野公园、绿色廊道、环城林系打造;立体化标美大道打造;工业园区三溪口、科技城湿地公园建设;城市公园绿地、中心城区道路绿化等城市绿化工程。

(二)重点打造美丽特色场镇

完善场镇基础设施。抢抓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推动场镇道路升级,建设场镇快捷通道。推动安福镇、金凤镇、曲水镇等场镇自来水管网全面升级改造,有效提升场镇居民生活质量,力争到2025年,彻底解决场镇饮水困难。推进安平镇、吉安镇、李渡镇等场镇强弱电线下地改造,持续提升场镇用电安全。推进各场镇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工程实施,加快配备防洪排涝设施,力争到2025年,对排污管网进行处理的场镇比例达到90%以上。加强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提高场镇垃圾处理效率。推动场镇农贸综合市场建设,彻底整治以街代市现象。

改造提升场镇品质。实施安福镇、金宝镇、龙岭镇等场镇棚户区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危旧房加固维修、临街建筑外墙打造,加快建设景观人行桥,推动场镇美化。加强场镇段河道整治疏通,推动场镇净化。合理布局场镇体育广场、停车场、公交车站、公共厕所,全面完成“五个一”工程[3]建设。实施各场镇街道改造提升项目,修建人行道路及休闲设施,推进绿化带修整和路灯安装,推动场镇街道油化、绿化、亮化,到2025年,力争对道路进行油化处理的场镇比例达到90%以上。

打造特色宜居场镇。着力培育金宝镇、大通镇、龙蟠镇、世阳镇、金凤镇、吉安镇、李渡镇、安平镇八个重点场镇,巩固中心城区-卫星镇发展格局,打造独具川东北特色的品质场镇。实施场镇生态改造项目,推动安平镇明镜山生态公园改造提升,加快建设龙岭镇生态湿地休闲公园,全面提升场镇人居环境。全力推进安平镇黄家坝体育公园及盐溪乡场镇健身中心建设,加强场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金凤镇白酒文化主题公园及三会镇“蛴蟆”民俗展览馆建设,提升场镇宜居水平。按照平坝亲水、深丘亲山、浅丘亲田划分风貌区,推进双桂镇田坝会馆修缮等特色建筑建设,统筹新(改)建场镇商铺、住房,打造协调一致、整洁美观的场镇建筑群风格。

专栏3 场镇人居环境重点项目

场镇基础设施改造:安福镇出境公路提档升级项目;大兴乡环场镇建设项目;各场镇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各场镇雨污管网改造项目;各场镇农贸综合市场建设项目;安平镇强弱电线改造工程;金宝镇弱电下地工程;李渡镇强弱电网改造项目;吉安镇避难广场建设;曲水镇停车场建设项目;盐溪乡汽车站建设项目。

场镇人居环境提升:各场镇棚户区改造项目;金宝镇场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安福镇街面品质提升项目;吉安镇场镇路面整治项目;各场镇路灯安装工程;金凤镇、盐溪乡等河道整治工程;各场镇街面油化工程;龙岭镇新车站建设项目;龙蟠镇客运站建设项目;龙岭镇加油站建设项目;龙岭镇生态湿地休闲公园建设项目;龙岭镇、曲水镇景观人行桥建设项目。

打造特色场镇:吉安镇文化广场新建项目;金宝镇文化站建设项目;金凤镇白酒文化主题公园建设项目;龙岭镇新政务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曲水镇商贸综合楼建设项目;双桂镇田坝会馆修缮项目;盐溪乡场镇健身中心建设项目。

(三)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实施安福镇、安平镇、大通镇等村庄公路提档升级项目,力争到2025年,打造“外通内联、通村畅乡、路网到社、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运输网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拓展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整治建设农村防洪堤、排洪渠,着力解决水系不通问题,大幅提升周边村居环境质量。推进农村管网改造,加快铺设燃气管网及配套设施。实施农村亮化工程,推进新村路灯安装,全面提高农村配套设施建设水平。

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污水、厕所、垃圾“三大革命”为抓手,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因地制宜优化农村排水管网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推动农村聚居点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到2025年,力争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村占比达到100%。推动秸秆“四化”利用[4]和农膜资源化利用,力争到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当季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85%。实施农村户厕无害化和清洁化改造,大力推进农村卫生厕所建设,不断完善乡村公共厕所及其配套,建立公共厕所长效运营维护机制,力争2025年,实现卫生厕所普及率95%以上。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因地制宜选取粪污标准化处理模式,力争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加强中心村庄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新建一批农村垃圾分类及配套设施,健全“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区处理”模式,强化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设施运营维护,到2025年,力争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在95%以上。

提高农村人口生活品质。按需新(改)建农村幼儿园、中小学校、卫生院、福利院、敬老院等机构,更好满足农村居民生活需要。加快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提高村镇健身器材、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村书屋配置水平,丰富村民文化娱乐活动,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加快集党群服务、综治中心、康养服务、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农村综合服务提档升级,力争到2025年,农村行政村公共服务活动中心达300平方米,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达100%

专栏4 农村人居环境重点项目

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安福镇水泥道路油化改造提升工程;各村镇村道公路联网互通项目;村镇客运站新(改)建;防洪堤、排洪渠等防洪减灾设施建设;盐溪水厂供水工程;小型水库新(扩)建项目;嘉陵区农村水利建设项目;各村镇新村聚居点路灯安装工程。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各村镇农村居民聚居点污水治理工程;安平镇、李渡镇、龙蟠镇农村污水处理站建设项目;各村镇农村生活垃圾池新建项目;各村镇卫生公厕新建项目;农村有机肥替代项目;各村庄秸秆收储体系建设项目;盐溪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村镇文化广场、图书室建设工程;金凤镇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李渡镇村级综合文化场所建设项目。

附录

“十四五”规划项目详情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建设

性质

“十四五”期间完成投资(万元)

1

城市水治理工程

对城市黑臭水体、防洪排涝等水体治理。

改建

80000

2

城市基础实施、网络化建设项目

对城区数字化、网络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改建

65000

3

生态城市提升工程

新、改建城市生态治理工程。

改、新建

60000

4

历史文化保护、维修工程

对田坝会馆、七宝寺、龙归院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

改建

14500

5

棚户区建设项目

嘉陵区楼房嘴片区、白马二期和书房嘴二期、玉皇宫片区、射洪庙片、花园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建筑面积70.75万平方米。

改建

207500

6

城镇道路新、改建以及车站改建工程

完善城镇道路体系,新建道路。

改建

310000

7

文化广场及健身设备建设项目

新建文化广场12000平方及配套建设,新建文化站及配套建设,新建新政务服务中心,新建健身中心。

新建

12000

8

城市风貌提升

对城区主要街道进行风貌整治。

改建

187900

9

百强镇建设项目

在原有的百强镇的基础上、新增三个乡镇。

新、改建

3000

10

中心镇建设项目

对龙蟠镇、李渡镇、安平镇进行建设。

新、改建

10000

11

城镇生态公园体系治理

城镇新、改建湿地公园、主体公园、生态修复等。

新、改建

133000

12

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程

排查、评估、鉴定、整治。

4200

13

农村房屋改造工程

对农村危房进行改造,计划改造6000户。

新、改建

12000

14

场镇自来水厂、水管网改造项目

新建盐溪水厂一座,全区配套管网改造约3800公里。

新建

55000

15

村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

村购置可卸式垃圾车清运车160辆,购置可卸式垃圾箱320个,人员配备628人,改建垃圾收集池2800个,维修维护垃圾中转站8个。

新、改建

54000

16

河道治理工程

对辖区范围内的河道进行清淤、治理。

新、改建

39000

[1] “十乱”:乱贴乱画、乱泼乱倒、乱扯乱挂、乱搭乱建、乱停乱放。

[2] 拆墙透绿:将沿街有花园的建筑原先实心的围墙拆除,改造成镂空的墙,使墙内的绿化透露出来。

[3] “五个一”工程:指一所小学、一所公办幼儿园、一所乡村振兴讲习所、一个综合文化站、一个敬老院。

[4] 秸秆“四化”利用:指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和原料化利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