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成文日期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1-03-01 11:29 | 来源:嘉陵区人民政府

       2021年2月28日在南充市嘉陵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嘉陵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  张青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和“十三五”发展主要成就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嘉陵发展十分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冲击。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风雨兼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1)工作,全面落实“六保”(2)任务,抗疫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全区经济逐季回升向好,社会大局保持安定稳定。全年地方生产总值增长5.3%(同比,下同),增速(下同)居全市第3、三区第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居全市第2、三区第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居全市第2、三区第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居全市第5、三区第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9%,并列全市第2、居三区第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并列全市第3、居三区第2。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众志成城抓好疫情防控。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3)要求,率先开展“五类人员”(4)排查,实行村(社区)封闭式管理,有效控制传染源、斩断传播链。坚持用最好的资源、最好的医生、最好的方案,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患者,区内6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重点地区来(返)嘉人员闭环管理措施,人、物同防强化冷链物流管控,坚决“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着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强化防疫物资储备,建成定点收治医院1家、集中隔离点8个、核酸检测实验室4个,单日核酸检测能力(1:10混检)超过1万份。重点群体疫苗接种工作有序推进,累计接种超1万人次。目前,全区已连续12个月以上无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


       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深入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18条”、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13条”、促进贫困群众增收“10条”等政策措施,推动全社会有序复工复产复业。坚持农业多贡献,新发展晚熟柑橘(柠檬)等农业特色产业2万亩,出栏生猪62万头,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坚持工业挑大梁,吉利二期即将竣工,凸酒迁建加快推进,燕京啤酒完成技改,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户。坚持投资唱主角,大力实施“项目年”行动,川东北商用车交易中心建成投用,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主体完工,尚好蚕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开工建设,143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4.3亿元,超年度计划21%。坚持消费促升级,中虹国际广场建成营业,红木家居文化创意产业园快速成长,维也纳酒店、嘉陵美食汇正式迎客,新增限上商贸企业和规上服务业企业17户,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6%。经济增速由一季度的-2%扭转为全年的5.3%,由负转正、好于预期。


       坚定不移统筹城乡发展。白燕、南海、产业三大新城加快规划,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耀目路综合改造全面完工,花卉市场完成分流搬迁,乡镇“改扩翻”加快开展,地下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有序实施,低效闲置用地清理收储深入推进,新城新区更加靓丽。李渡嘉陵江大桥建成通车,600年李渡码头成为历史,两岸5万居民出行瓶颈彻底破除;新(改、扩)建乡村公路267公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5)省级示范县。赵子河水库全面建成,升钟水库二期工程即将竣工,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稳步实施,农村季节性缺水问题逐渐缓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全域推进,农村住房改善与城市用地保障实现“双赢”。“两不愁三保障”(6)持续巩固,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


       蹄疾步稳深化改革创新。坚持改革挖潜力,完成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撤减建制村305个、减幅达60.3%;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次办”事项占比达97%;积极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城投、交投、工投等区属国有企业向实体化转型发展;砂石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等158项具体改革任务均取得预期成效。坚持开放借外力,紧紧围绕“三大主战场”(7)和“五大产业集群”(8),探索开展云洽谈、云签约,全力招大引强、选商择资,招引重大项目27个、到位资金超124亿元。坚持创新添活力,浙川东西协作示范产业园、八度阳光研发运维中心加快建设,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挂牌成立。八度阳光、南房互联网、周七科技3家企业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南充创业小镇创建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持之以恒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完成30件民生实事。黄莲湾、小桥子棚改房项目交付入住,住房保障工作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特殊教育学校等项目建成投用,之江小学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南湖小学等项目启动建设,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逐步缓解。区中医院一期主体完工,川北医学院国际医院加快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区文化馆通过国家一级馆创评验收,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面落实“稳就业”政策,大力实施“春风行动”(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农民工工作取得新突破,区农民工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抓实抓细低保兜底、特困供养、弱势群体关爱等工作,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加快实施,黑臭水体、工地扬尘、汽车尾气等整治全面推进,国省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94.3%。基层武装部建设更加规范,人民武装工作进一步巩固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全面加强,南湖派出所成功创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手术刀”行动不断深入,天庐三期、阳光岭岸等楼盘问题有效化解,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推进,金融市场平稳有序,社会大局持续向好,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更加牢固。
       与此同时,我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序推进,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胜利收官,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全面完成,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粮食、档案、供销、地方志、机关事务、退役军人事务、人民防空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这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建设“成渝第二城、全省副中心、双城次极核、宜居新嘉陵”目标,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爬坡过坎、奋勇争先,“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宜居新嘉陵”建设续写新篇章、铸就新辉煌!


       五年来,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最大民生工程、最大发展机遇,全面小康即将决战全胜。严格“八方同责”(10),逗硬“三个一律”(11),全区干部进村入户、结对帮扶,14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6万余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整合投入资金近6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4500余公里、危旧房屋9万余户、安全饮水工程1700余处、农电网络近3000公里,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196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807元增长到14102元,“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坚持“四个不摘”(12),实施“三项奖补”(13),强化兜底保障,狠抓动态监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致贫返贫现象发生。2018年圆满完成脱贫摘帽任务,2017、2019年省级脱贫成效年度考核获得“好”的等次,2018、2020年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五年来,我们坚持工业强区、农业稳区、三产活区,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6.7:45.2:28.1调整为2020年的21.9:42.7:35.4。地区生产总值由129.3亿元增长到213.6亿元,经济总量由全市第8位上升至第6位。新拓展工业集中区7500亩,吉利一期建成投产,四川凸酒税收突破亿元,燕京啤酒、尚好茶业、依格尔丝绸等企业加快发展壮大,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达103户,规上工业总产值由323.8亿元增长到541.2亿元。打造晚熟柑橘(柠檬)、茶(蚕)桑、木本油料等特色产业基地28万亩,建成规模化生猪养殖场123个,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300余家,农林牧渔总产值由56.8亿元增长到75.3亿元,获评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南虹路商圈加快发展,白马湖、南湖商圈初步形成,天乐谷景区有序开发,凤凰酒店建成投用,服务业增加值由36.3亿元增长到75.6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五年来,我们坚持“三生合一”、“三态合一”、“三位一体”(14),新城新区更加宜居宜业。白马、凤棲、朱凤三大新城深度开发,一大批高品质小区建成入住,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40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近30万人。黄金江岸城市会客厅惊艳亮相,滨江南路、嘉陵大道等8条城市主干道完成标美提升,都尉路以西片区等29公里地下管网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嘉兴路、耀目路、建业路等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实施,城市颜值不断刷新。南荣路小学、区人民医院等相继建成,一批酒店、商业综合体、农贸市场等陆续投用,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推行智慧化城管,实行街长制,持续整治“十大乱象”(15),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思想大解放、政策大配套、环境大优化,改革创新加快突破突围。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16)、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农业农村改革等640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圆满完成扩权强镇等6项国省改革试点任务。先后成立乌鲁木齐、成都、广东嘉陵商会,成功举办首届全国桑茶产业发展大会,累计签约重大项目85个、到位资金414亿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双一流”(17)大学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建成全市首个院士工作站,累计引进“双创”(18)团队180个、落地转化科研成果26个。


       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提升。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资金146.2亿元,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73.1%。建成交付棚改房超200万平方米。新(改、扩)建中小学校26所、幼儿园15所,新增学位1.3万余个,嘉陵一中创建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川北医学院国际医院加快建设,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李渡中心卫生院等完成升级,医疗保障实现全民覆盖,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馆、图书馆建成投用,七宝寺(南池书院)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力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6万个。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35201名困难群众纳入城乡低保。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成功创建第十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区。民兵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应急应战能力明显提升,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19),逗硬落实河(湖)长制,全面实施“一江三河”十年禁渔,整改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237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II类,PM2.5平均浓度下降40.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提升20.7%,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扎实开展“大棚房”(20)、违建别墅专项整治,确保农地农用。实施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持续开展隐患大排查、问题大整治,连续6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面强化市场监管,市场经济秩序规范有序,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全力推进“平安嘉陵”建设,扎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成智慧小区和智慧单位392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政治安全持续巩固提升,八类恶性案件逐年下降。全面推行“开门接访”、逢场天“三接访”(21),重大信访矛盾和信访老案积案有效化解,获评“全省维护社会稳定先进县”。


       五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清廉为政,政府效能得到有效提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2)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41件、政协委员提案359件。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坚持常务会讲法学纪,落实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政府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化轨道运行。严格按照制度办事,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23)集体决策和请示报告制度,全面完善公开招投标、土地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强化,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巩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连续四年实现得分、排名“双提升”。


       各位代表,志气凌云,不负铮铮誓言;志在必得,不辱煌煌使命!回顾五年历程,我们在危机中抢机遇,在困难中求突破,在逆势中保增长,一种向上向前的嘉陵追求激荡人心,一股敢打敢拼的嘉陵力量喷薄而出,一幅山美水美的嘉陵画卷徐徐展开。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驻区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嘉陵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区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县域经济面临做大总量和做优质量的双重任务;工业“首位”地位不够突出,第三产业短板明显;城市发展空间受限,急需打开新天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农村发展欠账还需进一步补齐,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还存在一定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有效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要考虑

       根据《中共南充市嘉陵区委关于制定嘉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区政府编制了《南充市嘉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经大会批准后,我们将认真组织实施。在此,重点从三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关于发展的主要目标。按照有机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4)的要求,本着“站高谋远定目标、跳起摸高干工作、高举高打抓发展”理念,《纲要(草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展望了2035年远景目标。即:到2025年,实现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城乡建设更加协调,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民生建设更加优质,开放合作更加充分,营商环境更加优越,社会治理更加完善,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0亿元。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关于发展的主要思路。《纲要(草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新发展格局,着眼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市委“155发展战略”部署,紧扣建设“成渝第二城、全省副中心、双城次极核、宜居新嘉陵”战略目标,立足“三大主战场”,夯实“九大核心载体”(25),奋力推进嘉陵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为南充“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极核”贡献嘉陵力量。


       关于发展的主要载体。向实体经济要实力。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加快构建“2+3+N”现代工业产业体系(26)。坚持农业稳区不动摇,持续做优“3+3+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7)。坚持商旅活区不动摇,大力完善“4+3+N”现代服务业体系(28)。向新城新区要魅力。构建“八城”同构(29)新格局,坚持“东靓、西拓、南延、北连、中改”总体规划,推动“八城”同构、互通互融。营造城乡共融新景象,突出区位优势,以新型城市化为导向,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统筹协调城乡发展空间布局,打造城乡“半小时经济圈、交通圈、生活圈”。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补齐“三农”短板弱项,推动乡村实现“五大振兴”(30),争创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向创新创业要活力。突出创新驱动,以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浙川东西协作示范产业园为支撑,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区。筑牢平台支撑,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努力打造巴蜀人才洼地、创新高地、创业福地。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政府服务有力的经济体制。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嘉陵发展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坚信,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朝着“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永葆初心、苦干实干,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发展蓝图一定能够实现,全区人民生活一定更加美好。

三、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总体思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5%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项目攻坚,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落实落细谋项目。聚焦“十四五”规划、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等中长期规划,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临江新区建设等契机,着力谋划、编制一批交通、通信、生态环保等共建共享项目。深入对接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城市更新行动、“两新一重”建设(31)和四川省“新基建三年行动”等重大部署,大力谋划、争取一批教育、医疗、保障性安居工程、5G大数据等打基础、利长远、促发展、惠民生的项目。专人对接、专班跟进,实现更多项目挤进国省项目“笼子”、资金“盘子”。 

                                 

       加力加压建项目。坚持“前期筹备一批、集中开工一批、竣工投用一批”项目轮动机制,做实财评、环评、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力促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配套工程、成南达万高铁、成南高速扩容等新建项目尽早开工建设。抓好用工、机械、原材料等施工要素调度,推动S208线、川北医学院国际医院等续建项目形成更多实物量、投资量。严格项目“六方联动”督导机制(32)和“红黑榜”考核制度,确保123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44.8亿元。


       提质提效保项目。加大各类专项财政资金、专项债券等争取力度,全年到位中省项目资金超过36亿元。灵活运用PPP、TOT、ABO、F+EPC等模式(33),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和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激发社会投资活力。进一步清理、收储城区闲置低效用地,大力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深入对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年报征土地1500亩。


(二)聚焦实体经济,全力发展现代产业


       打造承载平台。优化“一区五园”(34)规划布局,推动同类企业、关联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开展“僵尸企业”(35)排查清理,推进园区闲置低效用地收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园区亩均效益;完善园区物流、餐饮、住宿、教育、医疗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全力实施桃子沟隧道、甲子沟区间道路等项目,加快推进佛爷岩片区土地报征,新拓展发展空间3000亩。抓住南充被四川省纳入“打造全国汽车汽配产业基地”的契机,全力争创新能源汽车省级特色小镇。


       做强产业支撑。大力推进汽车汽配、食品饮料、丝纺服装、家居建材等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强链,着力提升上下游产业本地配套率;确保凸酒技改迁建、尚好蚕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香雪制药二期、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投产。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油播面稳定在120万亩以上;加快天兆二期、东方希望等项目建设,新增生猪产能10万头;采取“企业+基地”模式,发展新型桑业1万亩、优质高粱3万亩;支持蚕桑产业园区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落实商贸振兴“八大行动计划”(36),引导支持白马水街、盛世天城、巴蜀文化美食城等招引品牌商家、调整填充业态、繁荣商机人气,大力推进凤垭山天乐谷、七宝寺书香文旅等项目建设,加快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


       培育领军企业。落实“育苗壮干”梯度培养计划。帮助企业破解融资、市场、人才等发展瓶颈,推动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项目加快达产达效,促进四川凸酒、燕京啤酒、尚好茶业、依格尔丝绸等行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技术、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户、限上商贸企业和规上服务业企业20户。启动企业上市“破冰计划”,推动天兆猪业、尚好茶业、八度阳光等重点企业上市融资,争取3年内本土企业上市实现质和量的突破。


(三)聚焦新城新区,全力提升宜居水平


       拓展城市新空间。对标雄安新区、深圳前海新区、成都东部新区,紧盯水电气、学医养、吃住行、游购娱等,高水平规划建设白燕、产业、南海、文峰四大新城。全力以赴实施西射线项目,加快推动大、小方沟片区开发建设。积极推进白燕新城电力线路迁改、南潼高速连接线等项目,做细做实都尉路延长线隧道、何家沟隧道等项目前期工作,破除城市发展瓶颈制约。


       提升城市新颜值。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完成嘉南路综合改造,加快推进嘉兴路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等项目,切实抓好背街小巷、人行道、绿化带修补维护,不断改善城市面貌。坚持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严格落实街长制,有序恢复街面占道停车收费,完善标美大道电子抓拍系统,深化“十大乱象”整治,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塑造城市新气质。完成小桥子公租房、果州健身中心、职工服务中心等公共事业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充分挖掘城区“邮票地块”潜力,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停车场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积极开展文明守则、文明公约、文明礼节宣传教育,拓展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引导市民提升文明素质,消除城市各类不文明行为。


(四)聚焦创新创业,全力激活内生动能


       统筹抓好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等重点任务。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亩均论英雄”(37)、建设用地“增存挂钩”(38)等改革。审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办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完成街道管理体制和社区调整优化改革。


       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沿海发达地区经贸交流,高质量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大力开展交通物流、产业体系、协同创新等合作。深入推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嘉陵片区建设,着力提升对外贸易水平。搭建开放新平台,新成立异地嘉陵商会4个以上。积极参与省内外系列招商活动,全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强引优,招引总部经济企业15家以上,招引项目28个以上、到位资金130亿元以上。


       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积极营造更加浓厚的全社会创新创业氛围,吸引更多创业主体入驻发展。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手段,探索实施“拨改投”(39)模式,筹建产业创投引导基金,解决企业初创、成果转化等困难。加快推进浙川东西协作示范产业园、八度阳光研发运维中心等项目建设,支持星荃智元等骨干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南充双创中心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五)聚焦农业农村,全力促进乡村振兴


       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中央“五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等总体稳定,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动态监测,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加大就业和产业扶持力度,坚决防止致贫返贫现象发生。持续深化国家工信部、省直机关工委等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


       推进乡村建设。谋划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乡村物流体系建设、农村住房质量提升等工作,加快推进S207线、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加强村级客运站点、文化体育、公共照明等服务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抓好农村道路建设管护,积极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支持李渡、龙蟠等场镇建设,着力培育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功能完善、商贸活跃的中心镇。


       优化乡村治理。大力推进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鼓励引导更多人才投身乡村发展。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有序实施乡、村集中换届,积极推进乡村治理方式创新,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五星级农户”评选和“四好村”创建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六)聚焦生态文明,全力筑牢绿色屏障


       狠抓污染防治。持续做好“三禁”(40)、“散乱污”企业(41)、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等污染管控,确保优良天数率稳定在90%以上。完成金宝镇、七宝寺镇等污水处理设施扩能技改,确保桃园、大兴、集凤等8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全力抓好河西砂石堆码场岸线恢复。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强化环境保护。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大力开展良好水体保护和不达标水体整治行动,推动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严格落实“一江三河”十年禁渔,加强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恢复水生态系统。大力实施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推进农业清洁生产,不断改善农村环境。深入开展绿化嘉陵三年行动,提升全区森林覆盖率至32%以上。完善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红黑榜”制度,依法查处惩治各类污染环境行为。


       加快绿色发展。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42)部署要求,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稳步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持续推进能源消耗和总量强度“双控”,实施电能替代工程和重点节能工程,确保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实施城乡“垃圾分类”,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持续推行“光盘行动”,扎实抓好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社会建设。


(七)聚焦共建共享,全力增进民生福祉


       始终抓好疫情防控。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动态,严格落实“四方责任”(43),常态化抓好疫情精准防控。做好境外和国内重点地区来(返)嘉人员健康服务管理,严格落实冷链疫情防控“八大机制”(44),全力防范疫情输入。落细落实隔离场所、养老院、监狱等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管控,严格医疗机构院感防控,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有序推进新冠疫苗应急接种和大规模人群接种,统筹做好核酸检测、监测预警、物资储备等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完成年度30件民生实事。确保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70%以上。大力推进玉皇宫、射洪庙等棚户区改造,确保冯家桥棚改项目建成交付。持续实施“三名”工程,抓好李渡中学扩建、南湖小学新建等项目建设,确保道鑫双语学校、南湖中学等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学位8500个。深化“健康嘉陵”行动,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二期等项目,完成安平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建设,让人民群众更好享有优质医疗服务。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智慧文旅”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强练兵备战,深化双拥共建,抓好全民国防教育。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抓实抓细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工作,实现应保尽保。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促进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依法有效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全面落实城乡困难群众救助、福利等制度,扎实做好残疾人、重病患者、困境儿童和农村“三留守”人员(45)等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助。深入推进城乡公办养老机构建设改造三年计划,不断扩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


(八)聚焦风险防范,全力维护和谐稳定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危化易爆品、食品药品、校园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积极实施应急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抓好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狠抓森林防灭火工作,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实监测预警、设施配备、执法监管等举措,确保不发生重大人为森林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加强社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安全意识。


       看牢平安发展红线。持续深化法律“七进”,积极开展“八五”普法,着力增强全民法治素养。深入推进“平安嘉陵”建设,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抓好反暴恐、反邪教等工作,坚决确保政治安全;构建“扫黑除恶”长效常治机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套路贷”、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推进智慧警务建设,完善智能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抓牢和谐发展主线。扎实开展“领导下访”、“开门接访”、“坝坝问政”等活动,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体系,完善网上受理信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妥善处置烂尾楼盘遗留问题,依法分类处理退伍军人、征地拆迁对象等重点群体诉求,坚决防止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强力推进“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九)聚焦自身建设,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坚定政治立场。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全领域,执行区委决定,落实区委部署,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履行政府职责,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四川省市县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规定(试行)》等制度规定,确保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法律顾问团的职能作用,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推进政务公开,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加强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等审计监督和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保持惩贪治腐高压态势。从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问题。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政府一般性支出。更大力度精文简会,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发扬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锐意进取、砥砺前行,为建设“成渝第二城、全省副中心、双城次极核、宜居新嘉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名词解释

(1)“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四早”、“四集中”:指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开展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工作。
(4)“五类人员”:指湖北返乡人员、湖北来嘉陵走亲访友旅行人员、湖北旅居史人员、湖北经停史人员、与湖北人有密切接触史人员。
(5)“四好农村路”: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6)“两不愁三保障”:指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7)“三大主战场”:指市委定位嘉陵为全市的实体经济主战场、新城新区主战场、创新创业主战场。
(8)“五大产业集群”:指我区重点培育发展的汽车汽配、油气化工、丝纺服装、食品饮料、家居建材五大产业集群。
(9)“春风行动”: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和公路铁路旅客联程运输,安全有序护送农民工返岗复工。
(10)“八方同责”:指我区实施的区级领导、行业扶贫部门负责人、帮扶单位负责人、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第一书记、村“两委”负责人、结对帮扶责任人、包片督查组成员脱贫攻坚帮扶同责机制。
(11)“三个一律”:指我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对未完成任务或挪用、侵占扶贫资金的个人和单位,实行的“目标考核一律一票否决、有关领导一律就地免职、追责问责一律从重从严”纪律约束机制。
(12)“四个不摘”:指脱贫摘帽后,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13)“三项奖补”:指我区通过对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发展种植、孝老爱亲三项收入按比例予以奖补,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引导机制。
(14)“三生合一”、“三态合一”、“三位一体”:指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坚持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合一,城市形态、城市业态、城市文态合一,产城一体、文城一体、景城一体。
(15)“十大乱象”:指城市管理存在的车辆乱停、交通乱行、违章乱搭、广告乱飞、摊位乱摆、工程乱挖、绿化乱毁、工地乱建、立面乱挂、垃圾乱扔现象。
(16)“放管服”改革: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17)“双一流”: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18)“双创”: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9)污染防治“八大战役”:指省委、省政府结合中央精神和四川实际,组织实施的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
(20)“大棚房”:指一些工商企业、个人及组织借建农业设施或农业园区之名,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行为。
(21)逢场天“三接访”:指每逢当场之日,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纪委书记主动接待来信来访,畅通信访渠道,调解矛盾纠纷,回应群众诉求的制度机制。
(22)“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指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的“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
(23)“三重一大”:指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
(24)“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的奋斗目标,分别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5)“九大核心载体”:指《中共南充市嘉陵区委关于制定嘉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我区未来发展“农业稳区、工业强区、商旅活区、八城同构、城乡共融、乡村振兴、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平台支撑”九大载体。
(26)“2+3+N”现代工业体系:指培育发展汽车汽配、油气化工“两大千亿”产业集群,丝纺服装、食品饮料、家居建材“三大百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N个新产业新业态。
(27)“3+3+N”现代农业体系:指培育发展生猪、粮油、蔬菜“三大传统产业”,柑橘(柠檬)、木本油料、新型桑业“三大特色产业”,现代农业装备、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储运等N个支撑产业。
(28)“4+3+N”现代服务业体系:指培育发展白马湖、南虹路、南湖、文峰新城“四大商圈”,健康养老、现代商贸、文化旅游“三大优势产业”,人力资源、总部经济、夜间经济等N个成长型服务业。
(29)“八城”同构:指推动嘉陵主城、凤棲新城、朱凤新城、白马新城、白燕新城、南海新城、产业新城、文峰新城八大区域协同发展。
(30)乡村“五大振兴”:指乡村振兴要实现的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目标。
(31)“两新一重”建设:指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32)“六方联动”督导机制:指纪委监委、组织部门、目标督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六方共同监督督促项目建设。
(33)PPP、TOT、ABO、F+EPC等模式: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TOT即“移交—经营—移交”;ABO即“授权—建设—运营”;“F+EPC”即“融资—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
(34)“一区五园”:指工业集中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丝纺服装产业园、食品饮料产业园、家居建材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
(35)“僵尸企业”:指丧失自我发展能力,必须依赖非市场因素即政府补贴或银行续贷来维持生存的企业。
(36)商贸振兴“八大行动计划”:指活力商圈优化、特色街区改造、优质卖场引进、商品市场转型、特色品牌聚集、社区商业壮大、新兴商业发展、商贸主体培育行动。
(37)“亩均论英雄”:指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资源利用评价制度,目的是探索完善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为导向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导机制,切实提高园区及工业企业单位面积产出效益,积极推动工业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38)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39)“拨改投”:指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实施“拨款”改“投资”,引导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性扶持资金。
(40)“三禁”:指禁燃、禁烧、禁熏。
(41)“散乱污”企业:指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工信、发改、土地、规划、环保、工商、质监、安监、电力等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
(42)“碳达峰”、“碳中和”:指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这就是“碳达峰”;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43)“四方责任”:指属地、部门、单位、个人责任。
(44)冷链疫情防控“八大机制”:指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机制、三全五管闭环机制、持证从业机制、溯源管理机制、打非清库机制、熔断排险机制、两链齐抓机制、标准流程机制。
(45)“三留守”人员:指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