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

时间:2023-05-23 11:27 分享: 字号:

       嘉陵区位于川中台拱构造单位之内,区内侏罗系红尘分布广泛,且质构造稳定。全境位于南充市北部低山区以南的南部丘陵区内,地势从北向南逐渐降低,海拔500米下降到256米。地貌由高丘逐渐变为低丘或低丘平坝。境内中、低丘分布广,面积大,且二者交互出现。其岩层多为红色砂页岩、泥岩夹砂岩,岩质疏松,容易遭受侵蚀。丘体在流水及嘉陵江干支流的长期作用下支离破碎,大小不等,一般成串分布,多为圆顶或尖顶,桌状、垅岗状等。


     
 【地质构造】嘉陵区位于川中台拱构造单元之内。区内侏罗系红层分布广泛。川中台拱在古老基盘构造上发育而成。上震旦统于南充内江一带隆起,沉积物的厚度约600米。下古生化南充乐山一带还是隆起区域,沉积物又薄又粗。从三迭系早期开始拗陷,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中,形成一系列的小型拗陷与隆起。在燕山运动后期,受华蓥山和龙泉山等水平扭动的影响,川中台拱发生旋转。它上面覆盖的岩层,也绕着局部隆起和拗陷扭动,形成一系列连环式旋扭构造,使这里成了四川地壳厚度最薄的地方,一般都不到40公里。嘉陵区地处川中台拱的龙女寺穹窿构造体系。该构造体系由龙女寺环状构造、巴中仪陇莲花状构造和中台山半环状构造所组成,占川中台拱的大部分地区。龙女寺环状构造体系主要由十几个弧形、平缓的褶皱组成。大体上以两个帚状分列于龙女寺隆起的两侧。卷入地层为侏罗系,是燕山运动末期形成的,呈外旋顺扭、内旋反扭的形状。


      【中生代地层】嘉陵区的中生代地层主要有三叠纪地层和侏罗纪地层。


       
三叠纪地层三叠纪主要有飞仙关组、嘉陵江组、雷口坡组、须家河组。飞仙关组为紫红、灰紫、黄绿色页岩和深灰色灰岩,泥质灰岩。嘉陵江组为灰色灰岩、泥质灰岩,生物灰岩夹有浅灰棕色白云岩或石膏层等。雷口坡组为灰黄色的岩层,主要是泥质灰岩、泥质白云岩及泥质水云母粘土层等。须家河组则为黑灰色泥岩、灰色长石石英砂岩等。


       
侏罗纪地层嘉陵区分布较广的是侏罗纪地层的遂宁组和沙溪庙组。遂宁组岩层为棕红色、紫红色泥岩。上部夹灰色块状含钙细粉砂岩二、三层,并有钙质结核或豆状泥灰岩,具水平层理、斜交层理等构造。这组岩层以颜色均一,变化不大为显著特征。它在嘉陵区的分布很广,占全区面积的50%以上,主要分布在金凤、大通和安平等乡镇。沙溪庙组为河湖相沉积。其岩层组合为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灰绿色砂岩等互层,间或夹有透镜状砂岩。沙溪庙组岩层以一层黄绿色、灰黑色页岩为标志,又可以分为两个亚组。其一为下沙溪庙组,泥岩为紫红色,夹有紫色块状长石石英砂岩,局部含钙质或钙质团块。砂岩多为长石石英砂岩,它的上部为含叶肢介层;其二为上沙溪庙组,砂岩层厚薄不一,岩的颜色较暗,含较多的钙质团块,长石的含量比较高。这组地层散布于本区各地,其分布面积占嘉陵区的20%左右。


       
【新生代地层嘉陵区的新生代地层为第四纪地层,多分布在嘉陵江的干、支流沿岸,以阶地堆积和现代河流冲积物为主,坡残积物次之。区境内的第四纪地层约占全区面积的10%。其中,更新世沉积层主要分布于嘉陵江的二、三级阶地上,为第四纪冰川融化携带的红、黄色粘土及磨圆度较高的砾石沉积物。沉积厚度从几米至上百米不等,构成高出现代河床20米至100米的浅丘宽谷带坝地貌,多分布于区内各地的浅丘地带。


       
全新世以近代河流冲击物和阶地堆积为主,也有少量坡积物。主要分布在嘉陵江一级阶地与河漫滩以及曲水河、西溪河、吉安河等支流的两岸。全新世沉积层的沉积物,有紫色冲积物、灰棕色冲积物,沉积物粗细与距离现代河床的远近有关。紫色沉积层为河流源地或流经地区紫色岩石的风化剥蚀物,沉积物的分选性强,层次明显。灰棕色沉积层成分比较复杂,沉积物沿河流呈带状分布,距离河床越远,沉积物的颗粒越细。


      
【高丘】高丘又称深丘,分为两个亚类:一为缓坡高丘,其坡度为15度至25度;一为陡坡高丘,其坡度大地25度。嘉陵区境内高丘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西北部的龙蟠、集凤、龙泉等乡镇。地形起伏,呈连岗状。丘高沟长,光照不充足。一般以灰白、灰黄色不等厚互层砂岩为主,倾角较小,产状平缓。与蓬溪县交界处的羊龙庙附近高丘,丘顶最高海拔494.8米,谷底最低处仅307米,高差187.8米,高丘的平均切割深度为150.7米,丘陵密度71.2%


      
【中丘】嘉陵区境内中丘中谷分布很广泛,占全区面积的55%以上。岩层受长期剥蚀作用的影响,地形较破碎,分布没有规律。有的坚硬砂岩被蚀后,泥岩显露,丘体浑圆,呈馒头状;有的地方砂岩裸露,形成零星方山丘陵。在沙泥岩地区,耕地面积小,水土流失严重。岩层有一定倾角的地方,砂岩层往往沿着节理风化剥蚀,顺着岩层的方向形成长坡,逆岩层的方向则形成陡崖,呈桌面丘形。


    
  【低丘】低丘又称浅丘,由低丘和老冲沟组成的低丘平坝,其地表物质组成比较复杂,多为坡积物与残积物,其次为冲积物与洪积物,它的度一般在50厘米以上。坡麓厚度较大,多在80厘米至10厘米。低丘之间,沟间谷地宽广、平坦,多已发育成老冲沟或坳沟,沟长可达几千米,宽80米至250米。嘉陵区的低丘平坝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安平、金凤、双店等乡镇,岩层产状接近水平,多为独立小丘,丘低谷宽,土层也较深厚、肥沃。在区境何家湾附近的低丘,其切割极差可达73.5米,平均切割深度为31.9米,丘陵密度17.5%。区内还有由河流冲积而成的平坝。一般分布于嘉陵江及其有支流的沿岸,多以河漫滩和阶地的形式出现。其中以都尉坝、李渡坝为最著名。均由一、二级阶地组成,长1000米至3000米,宽300米至700米,高出水面8米至50米。冲积平坝土壤肥沃,其组成物质以黄色沙土、粘土和亚粘土为主。水热充足,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由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