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

时间:2024-03-13 13:05 分享: 字号:

       全区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

      七宝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嘉陵区七宝寺镇藏珠山头,西河从山下蜿蜒流过,这里三面环水,一面接陆,北面有一座横跨西河,颇具民族特色的大型石拱桥-果南桥。七宝寺占100亩,房屋面积近2万平方米。七宝寺又名龙台院,亦称七宝禅林,据民间传说为宋朝始创,明朝正德十三年(1518)年重修大殿,寺内现存云南布政史罗方撰写《重修龙台院记》和机丽篆刻七宝禅林,碑记完好。据民间传说,宋朝中晚期到清朝中期,七宝寺为现今西南地区大部分属地佛教戒律院,凡高僧犯戒则押送此寺受律,清朝乾隆十九年(1754),本院地士王灏在此兴办南池书院,传授礼仪文化。七宝寺古建筑群历史悠久,幽深典雅,古色古香。

       会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嘉陵区双桂镇有田坝会馆、棉花会馆、江西会馆,为清朝所建。其中,保存较完好的田坝会馆原名万天宫,因西河从旁流过,四周是稻田,俗称田坝会馆。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现保存完好的有山门、戏楼、书房、下敞厅、上敞厅、二殿和大殿,这群古建筑雕梁画舫,石雕、木雕技术精湛。山门寿二字,构思精巧,举世少见。戏楼木刻戏剧人物历时两百年,仍栩栩如生,房基石空石雕技艺精细,堪称古建筑中一绝,是先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大通镇梓潼庙位于嘉陵区大通镇梓潼庙村二组,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坐西向东。由东向西分别由文昌殿、观音殿、佛殿构成,占地面积120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梓潼庙最初是一座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梓潼神张亚子成为文昌帝君,司文事,主科举考试。由此可见,梓潼神就是文昌帝君,这座供奉文昌帝君的庙便取名为梓潼庙。200923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南充市嘉陵区三普小组在大通镇梓潼庙村研探了这座古庙,当时是南充境内首次发现这类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文物,显得尤其珍贵。20127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函〔2012149号文件公布为四川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羊龙庙贞节牌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盐溪乡羊龙庙村东南1.5公里牌坊岭。坊下溪水清冽,四周青山环抱。牌坊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座西南面东北,青石垒砌,四柱三开间仿木结构建筑,面阔5.28米,通高11米。牌坊条石作基,基石露出地面0.21米,上立边长0.61米的正方石柱4根。中柱高5.97米,边柱高4.76米。中柱正背两面均阻刻楷书楹联,西南面刻:岭梅傲雪晖丹桂,湘竹凝斑灿玉兰。东北面刻:宝婺辉长祥云庇远,坚冰节历湛露恩深。整座牌坊造型端庄秀丽,上有采用深、浅浮雕、线刻等技法镌刻的戏剧、神话故事及禽兽、奇花异卉图46幅,大小人物造像119尊,刻字匾5块,楹联2幅,雕刻线条细腻流畅、技法精湛,实为一座艺术上品,为研究清代雕刻、绘画、书法、建筑、宗教、民俗、伦理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临水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嘉陵区一立镇临水院村和尚坝。民国十八年《南充县志》载临水院在一立南十里贾家坝,地名龙聚山,据乾隆五十七年(1792)碑云,创自唐世,明成化年重建,现存右偏殿及正殿。正殿、偏殿为木构穿斗式房架,单檐歇山式屋顶。单檐歇山式顶,木结构抬梁式房架,脊高7.87米,面阔三开间11.88米,进深11.34米,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石砌素面台基,高0.4米。殿内用圆柱16根,属直柱造,平面柱位规整。明间四内柱呈字状,高6.31米。前内柱直径47厘米,下施出12厘米的石质素面覆盆式柱础。后内柱直径0.53米,下施出22厘米的石质素面长方体柱础。内柱间施顺袱串,明间草架侧样为八架椽屋对四椽袱前后乳袱答牵用四柱。殿堂为彻上明造,蜀柱无驼峰,合木沓 、脊蜀柱两侧无叉手。椽柱高4.2米,柱径33厘米,下施出地27厘米高石质素面长方体柱础。前后撩檐枋距12.4米,阑额高25厘米,厚8厘米,出头为波浪纹。普柏枋高7.5厘米,厚26厘米。整体结构保存较完好。现为村小学使用,1984年作过维修,基本保留了原貌。

       龙归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嘉陵区大通镇天星片区东南约1.5公里的李家坝一小山坡上,始建于明朝万历十六年(1588),历经清雍正、嘉庆、光绪年间多次培修。龙归院原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及两侧庙廊,今存中殿和后殿,庙廊已改建为村小教室,中殿保存较为完整。

       文峰淄佛寺遗址石器时代遗址,南充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文峰街道办七村四组嘉陵江边,隔江斜对面是原南充丝二厂。遗址虽在台地上,但台下坡势较平缓,台地断面也不高。遗址长150米左右,文化层距地表0.7—1米,文化层厚度0.5—1米。在断面除可见陶片外,尚有灰坑清晰可辨。采集的陶片中,按质地分有泥质灰陶、泥质褐陶、细泥外黑内红陶、夹砂粗红陶、细泥内红外黑陶等,可辨器形有缸、罐、小口高颈瓮、底器等,装饰纹有弦纹、水浪、蓝纹三种。采集的石器有带包石斧、石锄、石铲、石锛、石球等。

       文峰东汉墓东汉时遗址,南充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墓位于嘉陵区文峰街道办猪山麒麟寿星园内。墓地面积30平方米,为砖室墓。由甬道、前室、后室组成。通长8米,宽2.25米,高2.8米。出土陶、钵、耳杯、甑、盘、银手镯、大泉五十、货泉等。

       金凤流溪故城遗址汉代遗址。据《南充县志》记载,为汉代流溪县故城,其后兴废无考。唐高宗开耀元年(681)流溪县从南充县分,属果州,县治在今金凤镇。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拆流溪县入南充县。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复置流溪县,治所原址。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流溪县以飞地形式并入西充县。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撤西充县并入南充县,流溪随之并入。洪武十三年(1380)南充县再析置西充县,流溪留南充县。从681-1073年,再从1157-1283年,流溪县共置县518年。故城位于嘉陵区金凤镇北边的流溪寺村,与金凤镇场镇隔溪相望,俗称县坝,现金凤镇小学即古县衙所在地,现镇政府院内是原流溪寺所在地。县城的故城遗址现为耕地,表土层有较大暴露,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10万平方米,在遗址和距之300米左右的场尾观音坝河滩,先后发现有唐宋时期的瓦当、筒瓦、绳纹陶片残片等物。

       双桂天宫山东汉崖墓  东汉时崖墓,位于嘉陵区双桂镇梅垭场村七社与壁山庙村八社交界处的天宫山上。崖墓由墓门、甬道、墓室(侧室)、龛组成。另有棺床4个。墓通长6.72米,最宽4.96米,最高2.51米。葬具石棺3具。墓内雕刻内容丰富,有仿木建筑楼房浮雕和石灶、水田、车舆、力士、男女侍从、吹箫、掷弹丸、舂米及男女墓主人像等石刻画等。出土釉陶四系罐、铜镜及成串的货泉、剪边五铢钱和银耳环、手镯等。

       李渡天山寺宋墓群位于嘉陵区李渡镇天山寺村西800米,墓地面积约500平方米,有石室墓3座。墓向西,其中墓1由前室、后室部分组成。墓室用条石、板石砌成,前室长2米,宽6米,高1.5米。后室部分由两个大小相同的墓室并列构成。通宽6米,长4米,高2米,平顶。

       金宝大悦沟清古墓群  位于嘉陵区金宝镇大悦沟村,10多座古墓聚建在一处山坡上,整体保存完好。这些用青石砌成的古墓碑石上雕刻有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鸟兽图案,雕工精细,表情细腻。初步考证分析,这片古墓群历史至少有250多年。在古墓群中有一个主坟非常大,据当地年长的村民透露,这片墓群是当地何氏家族古墓,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主坟葬的可能是清朝翰林院典籍、乾隆皇帝的侍读何以善。何及以下三代均为大清文官,皇帝曾颁发圣旨和牌匾进行嘉奖。这片古墓群为何保护得如此完好?由于当地多数人为宗亲,所以平时大家对这片古墓特别爱护。

       龙蟠龟山书院位于嘉陵区龙蟠镇水龟山村,近代著名佛学家王恩洋于1929年创设,是民国时期声名远播、禅儒合一的私塾遗址。龟山,因为远看其形状就如一只静静趴在那里的乌龟而得名。龟山书院就在小山包侧边,青山环翠,静卧如龟,绿竹掩映,房舍俨然。由于年代久远,从外面看去,书院已经显得十分破旧,墙壁已经有些斑驳。书院共有7间房子,其建筑为两层的土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平凉入柱,三穿用五柱,高约8.米,进深5米左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书院右侧有一木质楼梯连接上下楼,在书院二楼的中檩上,有隆昌黄肃方居士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仲秋孔诞节王恩洋敬志等字迹。(由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